2023-08-1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上海,农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到0.22%,但郊区乡村面积超过60%,是典型的“小农业、大郊区”。背靠大都市的郊区乡村,拥有市场、科技、资金等诸多优势,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特点,提升农业设施现代化水平,以现代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探索出适应超大城市的乡村振兴路径,是一个大课题。
日前,上海农业科创谷专家研讨会在奉贤举行。众多涉农领域的领军者、带头人、实战家齐聚一堂,商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新思路、新路径。
在去年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中,上海跻身十强,位列第一方阵。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齐飞认为,上海的科技创新基础将利好农业科创谷朝着智慧农业创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赵春江介绍,智慧农业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涉及众多方面的技术和应用,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基于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的背景,上海农业科创谷可以关注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人工智能模型及算法在农业中的应用及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此外,农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设备的应用同样会是未来农业降本增效的发展趋势。
找准赛道同样关键。在赵春江看来,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种源农业,包括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而基于上海农业科创谷的体量,单一发展种源农业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不如另辟蹊径,积极发展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及育种加速器等方面的探索。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育种相比,育种加速器具有检测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通量更大等特点,能够更高效地对更多植株进行基因检测和反馈,使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即可从大量材料中筛选出最优品种从而形成迭代。赵春江认为,上海农业科创谷可以借此搭建起种业创新发展平台,走出农业科技发展的差异化路径。
科创技术的最终落地,依然需要依靠人来完成。要留住人才、激发创新活力,需要有稳定的科研支持。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劲松认为,农业科创谷应开展更自由独立有特色的科研项目,进而吸引不同层次的科研人才加入科创谷的建设队伍,形成金字塔的人才结构。
赵春江提到,从更长远、战略性的角度来看上海农业科创谷的发展,持续利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很重要。对此,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表示,上海将强化政策供给,加大在源头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生态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引导更多优秀人才、技术和项目落户奉贤,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